联手唐本忠院士!武大邓鹤翔、中科大江俊、陈林江合作,最新Nature Chemistry!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通过共价键连接分子构建的晶体材料,具有高度的结构多样性,在分离、催化和生物应用中展现出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然而,由于构建块组合的爆炸式增长,即使借助理论模型和结构模拟,系统性实验筛选仍不切实际,使得具有目标性质的COF发现充满挑战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通过共价键连接分子构建的晶体材料,具有高度的结构多样性,在分离、催化和生物应用中展现出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然而,由于构建块组合的爆炸式增长,即使借助理论模型和结构模拟,系统性实验筛选仍不切实际,使得具有目标性质的COF发现充满挑战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焦子宇)10月28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八书院主办的福禄讲堂在港中大(深圳)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厅启动。福禄讲堂旨在融通科学与艺术,通过邀请来自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历史、美术、音乐等领域的杰出学者与
首期讲座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他与师生围绕何为幸福、如何在职业规划中实现人生价值等深度话题展开了热烈探讨。唐本忠院士团队还在现场带来了科学实验,展示聚集诱导发光(AIE)研究成果,生动展现科技的魅力。
近年来,癌症治疗逐渐迈向精准医学,实时可视化的药物递送与疗效监测成为临床实践的关键需求。纳米医学通过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循环时间和减少系统毒性,显著推动了这一进程。然而,纳米药物在临床转化中仍面临重大挑战:肿瘤内纳米颗粒积累不足、渗透性差,导致靶部位药物浓度低
研究团队首先系统优化了掺杂体系(图2)。将芘(PY)及其衍生物(PYB、PBA等)掺入MPA基质后,材料在紫外激发下呈现蓝光(387-408 nm),停止激发后转为红色余辉。其中PYB/MPA体系在618 nm处获得最长磷光寿命(376 ms),磷光量子产率达
微环境中的离子动态对宏观系统行为影响深远,但因其复杂性和隐蔽性,长期以来,实时监测这些过程并建立其与宏观现象的关联始终是科研难题。近日,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以聚合物乳液为研究对象,证实了利用荧光技术追踪微环境中酸分子迁移动态的可行性
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荧光成像凭借出色的组织穿透性、低散射以及弱自体荧光等优势,成为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现有的NIR-II荧光探针多依赖传统染料(如ICG),存在聚集导致荧光猝灭(ACQ)、光稳定性差等瓶颈。尽管
分子科学强调宏观物质的性质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成分子的分子结构。然而,现有研究发现,分子的聚集可以产生超出单个分子性质的新功能。例如,在聚集诱导发射(AIE)现象中,分子在聚集状态下由于分子运动的抑制而发光增强,而在单分子状态下则表现较弱的发光。考虑到众